图片
图片
图片
"精选虞世南佳作,便于您收藏细品"图片
图片
图片
虞世南(558年-638年),字伯施,初唐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与欧阳询、褚遂良、薛稷并称“初唐四大家”。其诗作以应制诗、咏物诗为主,风格清丽典雅,兼具儒家道德寓意。以下精选其最权威的10首诗词,供您欣赏
[1]
《蝉》
唐・虞世南
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
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
虞世南的《蝉》以蝉喻人,托物言志,是咏物诗中的经典。首句 “垂緌饮清露”,以蝉的长须(垂緌)和饮清露的习性,暗喻诗人高洁的品格;次句 “流响出疏桐”,以蝉声穿透疏桐的清亮,烘托其超尘脱俗。后两句 “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”,既是对蝉声远播的客观描述,更暗含哲理:品格高洁者无需外力,自能声名远扬。全诗语言简洁,意象鲜明,将蝉的特性与诗人的人格追求完美融合,体现了 “咏物不滞于物” 的高超技巧。
[2]
《咏萤》
唐・虞世南
的历流光小,飘飖弱翅轻。
恐畏无人识,独自暗中明。
此诗以萤火为喻,刻画了一种孤高自守的生命姿态。前两句 “的历流光小,飘飖弱翅轻”,用 “小”“轻” 二字,写出萤火虫光芒微弱、翅膀轻盈的特点,看似平凡渺小;后两句 “恐畏无人识,独自暗中明” 笔锋一转,“恐畏” 二字似写萤火虫的 “担心”,实则是诗人的心理投射 —— 即便无人关注,仍坚持在黑暗中发光。全诗以微小之物寄寓深刻哲理,通过 “暗中明” 的意象,歌颂了不慕虚名、坚守本真的品格,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。
[3]
《春夜》
唐・虞世南
春苑月裴回,竹堂侵夜开。
惊鸟排林度,风花隔水来。
虞世南的《春夜》以简练笔触勾勒出春夜的静谧与生机。首句 “春苑月裴回”,“裴回”(同 “徘徊”)二字,赋予月光以人的动态,写出月色在春苑中流转的柔美;“竹堂侵夜开” 则点明时间,竹堂在夜色中悄然开放,氛围幽寂。后两句 “惊鸟排林度,风花隔水来”,以 “惊鸟” 掠过树林的轻响、“风花” 隔水飘来的动态,打破夜的静谧,却更显春夜的生机。全诗以 “月”“竹堂”“惊鸟”“风花” 等意象,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春夜图,语言清淡而意境悠远。
[4]
《赋得临池竹应制》
唐・虞世南
葱郁梢云质,垂彩映清池。
波泛含风影,流摇防露枝。
箫韶不可寻,伶伦采竹时。
欲识凌冬性,唯有岁寒知。
此诗为应制之作,借竹赞其高洁坚韧。前四句 “葱郁梢云质,垂彩映清池。波泛含风影,流摇防露枝”,以 “葱郁”“梢云” 写竹的挺拔,“垂彩映池”“波泛风影” 则通过池水映照,烘托竹的灵动;后四句 “箫韶不可寻,伶伦采竹时。欲识凌冬性,唯有岁寒知”,用 “箫韶”(传说中凤凰来仪的乐曲)、“伶伦”(传说中制律的乐官)的典故,暗喻竹的高雅,并以 “凌冬性”“岁寒知” 强调竹经冬不凋的品格。全诗将竹的形态与精神结合,既符合应制诗的典雅,又暗含对坚贞品格的赞美。
[5]
《怨歌行》
唐・虞世南
紫殿秋风冷,雕甍白日沉。
裁纨凄断曲,织素别离心。
掖庭羞改画,长门不惜金。
宠移恩稍薄,情疏恨转深。
香销翠羽帐,弦断凤凰琴。
镜前红粉歇,阶上绿苔侵。
谁言掩歌扇,翻作白头吟。
这是一首宫怨诗,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宫女的孤独与怨恨。开篇 “紫殿秋风冷,雕甍白日沉” 以 “秋风冷”“白日沉” 的环境,烘托宫人内心的凄凉;“裁纨”“织素”“羞改画”“不惜金” 等行为,暗示其试图挽回恩宠却徒劳;“宠移恩薄”“情疏恨深” 直抒怨恨,“香销翠羽帐”“弦断凤凰琴”“绿苔侵阶” 则以器物的破败、环境的荒芜,强化孤独感。结尾 “谁言掩歌扇,翻作白头吟”,将宫人从青春到白头的悲剧浓缩于一句,哀婉动人,展现了宫怨诗 “托怨情以抒胸臆” 的特点。
[6]
《奉和出颍至淮应令》
唐・虞世南
良晨喜利涉,解缆入淮浔。
寒流泛鹢首,霜吹响哀吟。
潜鳞波里跃,水鸟浪前沉。
邗沟非复远,怅望悦宸襟。
此为应制诗,记录行船至淮的情景,暗含对君王的恭谨。首联 “良晨喜利涉,解缆入淮浔” 点明出发的愉悦;颔联 “寒流泛鹢首,霜吹响哀吟” 以 “寒流”“霜吹” 的萧瑟,反衬 “喜” 的不易;颈联 “潜鳞波里跃,水鸟浪前沉” 通过鱼跃鸟沉的动态,写淮河的生机;尾联 “邗沟非复远,怅望悦宸襟” 则收束于对抵达目的地(邗沟)的期待,“悦宸襟” 直接表达让君王欣慰的心意。全诗景中含情,既写旅途之景,又暗合应制诗 “颂圣” 的要求,语言工整而含蓄。
[7]
《结客少年场行》
唐・虞世南
韩魏多奇节,倜傥遗声利。
共矜然诺心,各负纵横志。
结交一言重,相期千里至。
绿沉明月弦,金络浮云辔。
吹箫入吴市,击筑游燕肆。
寻源博望侯,结客远相求。
少年怀一顾,长驱背陇头。
焰焰戈霜动,耿耿剑虹浮。
天山冬夏雪,交河南北流。
云起龙沙暗,木落雁门秋。
轻生殉知己,非是为身谋。
此诗咏赞少年侠客的豪迈与侠义。首句 “韩魏多奇节” 以韩魏之地代指侠客辈出,“倜傥遗声利” 突出其轻视名利的洒脱;“共矜然诺心,各负纵横志” 则强调其重承诺、怀壮志的品格。后四句 “绿沉明月弦,金络浮云辔” 以 “绿沉”(箭名)、“明月弦”(弓)、“金络”(马络头)等细节,烘托侠客的英武;“吹箫入吴市,击筑游燕肆” 化用 “伍子胥吹箫乞食”“高渐离击筑送荆轲” 的典故,暗合侠客的传奇色彩。全诗语言雄健,将侠客的精神与外在形象结合,展现了初唐诗歌的刚健之气。
[8]
《奉和月夜观星应令》
唐・虞世南
早秋炎景暮,初弦月彩新。
薄雾销轻縠,鲜云卷夕鳞。
天文岂易述,徒知仰北辰。
此为应制诗,描绘早秋月夜观星的景象,暗含对君王的尊崇。首联 “早秋炎景暮,初弦月彩新” 点明时间,早秋的暑气渐消,初弦月的清辉新鲜明亮;颔联 “薄雾销轻縠,鲜云卷夕鳞” 以 “轻縠”(薄纱)喻薄雾消散,“夕鳞” 喻云霞如鱼鳞片片,画面细腻柔美;尾联 “天文岂易述,徒知仰北辰” 笔锋一转,说天文难以尽述,只能仰望北辰(北极星,代指君王)。全诗前半写景,后半寄意,将自然之景与颂圣之情结合,符合应制诗 “应景颂德” 的特点,语言清丽而含蓄。
[9]
《相和歌辞・饮马长城窟行》
唐・虞世南
驰马渡河干,流深马渡难。
前逢锦车使,都护在楼兰。
轻骑犹衔勒,疑兵尚解鞍。
温池下绝涧,栈道接危峦。
拓地勋未赏,亡城律讵宽。
有月关犹暗,经春陇尚寒。
云昏无复影,冰合不闻湍。
怀君不可遇,聊持报一餐。
此诗为边塞题材,写征人艰苦与忠诚。开篇 “驰马渡河干,流深马渡难” 以渡河之难,暗示征途险恶;“锦车使”“都护在楼兰” 点明边塞背景;“轻骑衔勒”“疑兵解鞍”“温池绝涧”“栈道危峦” 等细节,极言战争的紧张与环境的险峻;“拓地勋未赏,亡城律讵宽” 则暗含对功不抵过的无奈;“有月关暗”“经春陇寒”“云昏冰合” 以恶劣气候烘托艰辛。结尾 “怀君不可遇,聊持报一餐”,直言对君王的忠诚,即便难以相见,仍愿以一餐回报。全诗气势沉雄,将边塞之苦与忠君之情结合,体现了初唐诗歌的雄浑气象。
[10]
《咏舞》
唐・虞世南
繁弦奏渌水,长袖转回鸾。
一双俱应节,还似镜中看。
此诗以简练语言描绘舞蹈的优美。首句 “繁弦奏渌水” 以 “繁弦”(密集的乐声)、“渌水”(古曲名)点出音乐的欢快;“长袖转回鸾” 中,“长袖” 是舞者的典型特征,“回鸾”(如鸾鸟回旋)则形容舞姿的轻盈灵动;“一双俱应节” 写舞者动作协调,与音乐节奏完美契合;“还似镜中看” 以 “镜中” 作喻,既写舞姿的对称和谐,又暗含朦胧柔美的视觉效果。全诗仅二十字,却抓住 “乐声”“长袖”“动作”“镜像” 等关键,将舞蹈的动态与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,语言凝练而意境鲜明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金斧子配资-金斧子配资官网-南京开户配资-股票配资在线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